为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,更好满足企业、群众对高质量人社服务的需求,五峰人社局在宜昌市人社局正确指导下,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围绕“清事项、减材料、压时限”,推进“关联事项打包办、高频事项提速办、所有事项简便办”三项任务,“人社服务快办行动”取得一定成效。
一、优化窗口设置,推进“打包办”
借鉴宜昌市人社局及兄弟县市区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,结合五峰实际合理融合经办业务,整合优化服务窗口,实施“专窗+综窗”服务模式,将17个业务窗口整合为8个,重新梳理责任清单,聚焦业务事项,简化办事材料,精简办事流程,缩减办理时限,大力推进综合柜员制。目前已认领的37个大项、240个小项任务清单,全部纳入人社窗口办理。
针对企业群众眼里的10个“一件事”,统一开展“打包办”标准、内部运转流程等业务培训,积极推进材料整合、流程优化。企业群众申请办理每个“一件事”时,采取“前台窗口受理、后台并联办理”模式,通过一个窗口提交一张表格、一套材料即可实现一次办结,打破系统和部门科室壁垒,变“群众跑腿找窗口”为“我来跑腿搞服务”,真正让企业群众享受到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二、规范业务流程,确保“提速办”
严格落实“六个一律取消”要求,积极梳理并取消49项证明事项材料,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和“一网通办”,加强内部资源整合,不断推进“能减尽减”“能免则免”,减少重复提交材料,压缩办事时限,减轻办事人负担。同时,积极推进自助区、网办区、咨询导服台建设,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办事企业群众“自助办”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,全力实现最多跑一次、一次不用跑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严格落实人社服务“好差评”制度,在服务窗口醒目位置设置评价器,实现“一次一评”。进一步加强内控外审,严格制度管理,有针对性地改进优化流程,完善事中事后管理,强化服务差评核查整改,紧盯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,及时发现堵点难点,切实抓好改进提升。截至目前,21个高频事项已全部实现提速。大部分事项能够实现即到即办,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由45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。
三、改进服务方式,力求“贴心办”
进一步理顺相关部门工作职责,优化退休手续办理流程。优化原有档案托管人员退休审批经办模式,由“到点来办”为“提前先审”,由档案托管人员实施事前告知,提前1-3个月审查档案托管退休人员人事档案,通过将退休审批程序前置,提前梳理疑点、堵点和难点,并告知现场办理要点及需要提供的材料清单,退休人员到现场办理时能够一次办结,不用等候或来回补办手续,确保退休人员到龄即退,及时享受退休待遇。
整合下放业务经办权限。为各乡镇申请业务账号,将就业、创业、失业等事项经办权限下放至各乡镇人社中心,由乡镇靠前办理,县级线上审核。同时加强乡镇人社中心、村级人社协理员业务培训,加大“帮办”、“代办”服务力度,真正实现让老百姓“就近办”、“舒心办”。
开通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。建立完善《特殊困难离退休人员台账》,对因残疾、高龄等原因卧病在床、行动不便且无法自主完成资格认证的老年人,主动联系预约上门认证。
开通社保卡服务绿色通道。联合3家社保卡合作银行推出7个即时制卡网点,及时掌握参保人实际情况,有针对性地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。申请人可拨打所持社保卡服务银行附近网点服务电话,进行预约登记,银行安排专人提供上门服务。
下一步,五峰人社局将扎实推进“局长走流程”活动落地见效,形成问题发现和整改机制,将“快办行动”作为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重要举措,进一步提质增效挖潜,攻坚破解“瓶颈”障碍,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意度。( 通讯员:向家凯)